产品是生长出来的
“相比于人造物,我更愿意把产品看成是生物,和我们一样的生物。一个物种若太过强势,在消灭了其他物种之后,自身的灭亡也会加速,产品也是如此。”
“相比于人造物,我更愿意把产品看成是生物,和我们一样的生物。一个物种若太过强势,在消灭了其他物种之后,自身的灭亡也会加速,产品也是如此。”
2015年,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(简称ICSID)发布了最新版本的对“工业设计”的定义。这是继1970年、1980年、2006年后,“工业设计”被第四次重新定义。在最新版本的定义中,“工业设计” 的对象从“物品、过程、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”更改为“产品、系统、服务及体验”。
工业设计协会已经改名为世界设计组织,对工业设计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。新的定义如下:
“Industrial design is astrategic problem-solving process applicable to products,systems, services and experiences which results in innovation, business success and a better quality of life. It is a trans-disciplinary profession that linksinnovation, technology, business, research and customers in harnessingcreativity and visualization to resolve problems and create solutions,reframing problems as opportunities with the intent of making a better product,system, service, experience or business, and providing new value andcompetitive advantage. Industrial Design is aware of economic, social,environmental and ethical aspects of its outcome aimed at creating a betterworld.”
“工业设计旨在引导创新、促发商业成功及提供更好质量的生活,是一种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、系统、服务及体验的设计活动。它是一种跨学科的专业,将创新、技术、商业、研究及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,共同进行创造性活动、并将需解决的问题、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可视化,重新解构问题,并将其作为建立更好的产品、系统、服务、体验或商业网络的机会,提供新的价值以及竞争优势。工业设计是通过其输出物对社会、经济、环境及伦理方面问题的回应,旨在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。”
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再次对定义作出修订,需要很大的决心,这在其他任何行业中都很少见。改变看似突然,实则充分反映出设计环境的变革与发展。面对这些变化,相信每一个设计从业者都会有很多的共鸣。1995年到2015年,在龙域设计20年的发展中,也深切感受到工业设计成长速度之快,以及对产业意义的变化之大。工业设计先天具有变革和创新的基因,不但改变着其他行业,也同时努力改变着自己来适应外界因素的变化。工业设计作为对时代发展最为敏感的行业之一,毫不迟疑地担当起新兴发展的引导者。当前,世界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,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上海市创新提出了发展“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技术、新模式”的四新经济,这与2015年工业设计的新定义不谋而合,充分体现出政府在新产业环境下对上海发展的布局和思考。下面是我个人,站在工业设计的角度对四新经济的一些理解和思考,供各位参考。
18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,让人们充分体会到了工业化的力量。流水线上源源不断制造着产品,人们的自信心日益膨胀,相信所有的需求都可以通过人造物来满足。为了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,欧洲列强开展了疯狂的海外殖民扩张,来获得大量能源、资源和劳动力。然而,不到100年,这种不可持续的模式就走到了尽头。
新产业的到来是时代的要求,互联网化、智能化、智慧城市不可逆转的渗透到经济和生活中。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下,企业需要保持冷静的独立思考。自身优势到底是什么?如何保证原有优势在新常态下无缝链接?不可能每个企业都变成先进制造,也不需要每个企业都成为互联网企业。即使在已经到来的体验经济时代,还会同样存在着物质经济、商品经济和服务经济的经济模式,各种模式并存并相互交织组成更为复杂的世界。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、小型化、定制化和分散生产,在这样一个升级转型的窗口期,企业应该发展出一条适合自己特点的道路。
1687年,牛顿的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》揭示出了自然万物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存在和发展的,人造物也不例外。事实上,每件产品的发生、发展、消亡都有着自身的规律可循。
设计师和工程师们所“创造”的产品,其实只是发现了产品规律的顺势而为,也可以说是时势造“物”,而并非大家理解的设计师主观的臆造。而市场和消费者,则使用“用脚投票”的方式,来筛选那些对我们生活中有意义的产品。
在经济模式的转变下,产品从单一的工具属性转变为兼具营销、经营、传播和情感等多种属性,更加复杂和多元化。
相比于人造物,我更愿意把产品看成是生物,和我们一样的生物。对生命,需要有一种敬畏之心。产品是生长出来的,产品有自己的生长规律。产品的生长,需要恰当的季节、气候和土壤。和其他生物一样,产品也有自己的“寿命”-产品周期,有自己的节奏和更替的规律。
一个物种若太过强势,在消灭了其他物种之后,自身的灭亡也会加速。产品也是如此。
有时一个产品物种需要给很多其他产品物种留下生存空间,构成产品间的“共生”和“寄生”关系,如同生物一样形成生态链和生态圈,反而会更为稳定而和谐的发展。龙域新近的一个项目是一个新农概念的家庭种菜机,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,但在市场上却不多见成功产品。好概念的具体应用,需要更多产品生态的整体思维,例如思考它和家庭的关系,和其他家用电器的联系。我们把空气净化的概念与之进行结合,以期为家庭提供更加整合的解决方案。同时考虑到植物的种类及生长周期,研究基于该产品的烹饪菜单,提供从种子到教程的线上线下综合服务,并对相关衍生产品进行开发。
新经济的大潮涌现时,会有很多新产品诞生,就像新生儿一样。很多时候,它们不能立刻适应当前的环境,因此更加需要我们的细心呵护。
好的产品也未必能马上获得成功,问题可能不在这个种子身上,而在于没有遇到适合他的土壤、气候和季节,以及适合生长的规律。
当下的创业创新大潮,让我们看到了涌动在这个古老国度的躁动和活力,而我们需要做的,是对知识的不断积淀、对规律的不懈探求,以及精益求精的“工匠”精神。
工业设计的名字来源于英文Industrial Design,可能翻译成“工业化设计”更为合理。除了产品,“工业化”还包括市场、品牌、技术、材料、工艺、营销、渠道整个产业链的整合。20年前龙域设计刚成立时接手的项目中,企业的目的通常很明确,就是需要一个新颖美观的外观。这确实也映射出中国工业设计发展初期时,工业设计所承担的角色和作用。那时,企业开始面临市场化的竞争,但企业的整体格局并没有受到大的冲击。工业设计能做的,就是如何在产品的功能和外观上有所突破,让企业能够在刚刚萌芽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。
但在随后的20年里,中国的企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市场上一次次的颠覆性竞争,让企业变得越来越强大。企业的产品开发,也从产品导向和技术导向转向国际化的用户导向和创新导向,从跟随性战略转向引领性战略,从竞争性思维转向开放性的协同思维。企业所面对的产业环境变得更为多维、更为复杂。俗话说,“高处不胜寒”,这就要求企业在整个产业链的系统上做战略性的布局调整,同时在产业链的每一环节不断进行细化和优化。与此对应的,便是一个既具有系统性整合思维、又能理解产品开放性的团队来协助企业完成这一关键性的转型升级。
其实一些优秀的国际性设计咨询公司早已开始了这样的实践,原因在于很多领先的跨国公司遇到了同样的困境。2007年罗杰•马丁(Roger Martin)的《整合思维》开启了面对复杂问题时的思维方式,而作为传统交叉学科的工业设计,向来是把处理复杂问题作为己任。2009年,蒂姆•布朗(TimBrown)出版了《设计改变一切》一书,他在罗杰的“整合思维”基础上,结合设计实践提出了“设计思维”。“设计思维”随即在工业设计领域广为流传,但其实蒂姆的用心对象却并非是设计师。对于设计师来说,“设计思维”太过浅显,但对于非设计师来说,“设计思维”却是让不同学科和领域进行连接和整合的有效工具。在面对复杂问题时,仅靠单个专业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,而“设计思维”却能让不同专业背景的人以一套“语言”和“逻辑”来共同面对并解决问题。
工业设计正从原来的被动的执行者角色,转变成产业生态中关键的协调者和整合者。
随着面对问题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,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,米兰理工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(PSSD)开启了服务导向的先河,马克•斯蒂克德(Marc Stickdorn)、雅各布•施耐德(Jakob Schneider)2012年出版的《这是服务设计思考》为“服务设计”暂时框定了一个构架和原则。服务设计作为发展中(on-going)的新兴领域,为产品与服务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。对于商业业态来说,卖给谁、卖什么和如何卖,这些具体经营形式都要仔细考量。
当“卖什么”这个选项由原来的单一产品变成了“产品+服务”的系统,尽管看上去只增加了一个服务变量,但问题却复杂了好几倍。从市场需求导向的产品提供者,到用户实际需求导向的服务提供者,企业需要明白的是,消费者需要的是干净的衣服,而不是购买一台洗衣机。产品服务系统的思维更深层次的意义,在于帮助企业脱离资源攫取型发展模式,转而走上更有前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。
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,龙域也不断尝试着向客户推广服务设计的理念。在与一家提供养老服务的地产企业合作餐厅设计项目时,并没有直接进行产品设计或环境设计,而是通过大量的前期研究对其餐厅服务系统做出整体性的问题诊断。在此基础上,从老年人的饮食健康和餐厅用餐体验两方面着手,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。依照老年人的常见病和身体状况,制定了面向糖尿病、高血压等不同群体的订餐体系,减少误选误食的可能,选餐更加人性化。同时,对后厨配餐和前台送餐的管理和分配流程进行了优化,使用户的等待时间缩短近30%,充分保证老年人喜好热菜热饭的饮食习惯得到满足。全流程的触点体验管理,大幅提升了老年住户的满意度。
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,为“非实体”产品的商业化扫平了障碍,以用户体验为导向成为制胜的核心。“产品软硬件结合”现在几乎是创业产品的标配,商业模式作为产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仔细推敲。设计公司的参与度越来越广、越来越深,设计公司的人员和知识的构成体系也在不断调整,以适应新的需求。对于设计师来说,这或许是一件好事,因为这意味着设计师在产业链中的控制力变得更大,设计师的角色相比之前也更重要。
十三五规划已把服务业列为中国发展的支柱产业。只有参与到国际的深化分工,服务行业才能造就新一轮的经济大发展。设计行业的提前准备和进入,能够为更多的企业带来新的视野和格局。
技术总是进行这样的循环:为了解决问题而研究新的技术,而新的技术又会引发新的问题,新的问题的解决又会使更新的技术诞生。科学让人们更为系统的了解技术和掌握技术:复杂的技术由简单的技术组合而成,而技术还有不同的种类,有动力技术、转动技术、材料技术、成型技术、制冷技术、信息传输技术等,并承担着不同的功能。这些技术一起组成了汽车、冰箱和我们需要的一切。但熊∙彼特奖的获得者布莱恩•阿瑟(W.BrianArthur)在2009年著作《技术的本质》中告诉我们:技术有着自己的进化规律,“技术组件的集成或组合是为了满足它们的目的……技术有机地从内部建造了自己。”在这里技术代表了一种自然的力量,甚至可以说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。
当然,对于技术而言,人类并非一无是处。很多科幻小说和电影中,人类成为机器(技术)发展的能量来源。虽然现实看上去并未如此骇人,但随着技术的加速发展,人类已经预感到了对技术的逐步失控。乐观的人们坚信人类的智慧远超那些看上去没有生气的机器(技术),也相信通过不断的技术更新能够应对新生的问题,尽管这听上去又像是一个悖论。关于技术的争论会一直持续,或许在“末日”到来之前我们没有理由停止发展技术,但我们可能更多的需要从系统的角度来审视,从思考“做什么”转向思考“不做什么”,这需要更多的智慧。
设计能做的是如何合理的利用技术,或者为所选择技术的发展添砖铺路。借用路德维希•维特根斯坦在《文化与价值》中评价建筑师的一句话:“今天,一个优秀的“设计师”和一个蹩脚的“设计师”的区别在于,蹩脚的“设计师”屈从于每一种诱惑,而优秀的“设计师”则予以抵制。”(注:原文中的建筑师用设计师替代了)
在当前的技术中,3D打印和机器人是最为热门的两个。智能机器人已被国家列入战略新兴产业,其并非是大众所关注的入门级人形机器人,其发展与应用的意义之大,相当于核工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性,不必在此赘述。对于个人而言,更感兴趣的是3D成型技术。很多人认为目前的3D打印速度慢、精度差、材料有限,很难作为成品加工来使用,但这些都只是表象而已。
通过技术成长的规律可以知道,速度、精度这些问题都不是最重要的,只有通过人的使用,技术才能更新和发展。随着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,这项技术就有会加速发展。当人们更多的接触并创造性的使用3D打印技术,通过迭代创新,技术就会集聚和裂变,解决想象力所能够触及的任何需求。
在这一领域上,龙域也对这种可能性进行了多次探索。在2015年,我们组织了若干次面向青少年的3D打印体验活动,结合软硬件公司的现有产品,让更多的初学者接触到3D打印技术。从设计的角度着手,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3D打印目前速度慢、精度差、材料有限的体验。
事实上,3D成型技术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新的成型工艺,它的发展和普及关系到整个制造产业的一次革命。工业化以来集中生产、规模化生产方式下以较低成本获取利益的手段将被颠覆,制造领域的利益结构将会重新配置,很多企业在前一阶段苦心经营积累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。“互联网”,或者说“互联网+”以极低成本的信息传递优势攻陷了传统媒体的壁垒,新的通讯技术重构了信息渠道和传播的结构。但要真正跨入杰里米•里夫金(Jeremy Rifkin)的第三次工业革命,分散式生产技术必不可少。3D打印技术的成熟意味着实体制造业的加工、运输和材料等成本大幅度降低,竞争的格局将不在大规模的制造,而在于创新和设计。为制造而集聚的城市也将开始瓦解,虚拟的网络和实体的物流把人们联系在一起,比以前更紧密。
这里想对企业说一句话:市场永远不缺想法,但一直会缺技术,缺技术,缺技术!
技术需要严谨、理性加上运气以及“硬智商”,这方面不是中国文化的特长;我们擅长“软智商”,或称为“智慧”,喜欢不走寻常路,也坚信路是人走出来的。所以就有了“羊毛出在狗身上猪买单”,说白了,互联网经济就是通过用户(粉丝)的规模经济来解决商业模式的问题。互联网经济在重构产业配置的同时,也给了很多人创造新模式的机会。目前的创新模式几乎都依托于互联网,政府提倡“互联网+”的目的,也正是需要整合老旧落伍的产业,在新的互联网大环境中找到产业发展的新模型。
前两年互联网思维中常说“退步理论”,简单说,就是从业人员离开原来就职的互联网,用互联网的思维杀入他们自认为较为落后的产业,用新的思维和模式来整合相对低端的产业,“黄太吉”、“西少爷肉夹馍”就是典型代表。也有的选择了相对较高的起点,例如杀入手机行业的雷布斯。正因为看到了该产业中的乱象和机会,才创造出可能是他个人对整个制造业最重要的贡献-“小米模式”。“小米模式”被疯狂复制到了包括手机在内的各行各业,有成功者,也有失败者。这说明模式创新本身的门槛并不高,如果不能迅速建立其他壁垒来阻挡跟进者,那模式创新者的作用只能是打醒了竞争者,即使是像小米这样强劲的“鲶鱼”,靠模式也打不死竞争者。所以这两年手机业务迅速崛起的华为应该感谢小米,对于华为来讲缺的不是技术,而正是新模式。
互联网思维最近发展演化成了“降维打击”。第一层含义类似于“退步理论”,“降维打击”一词来源于刘新慈的小说《三体》,指水平不在一个层次,思维不在一个层次的竞争。第二层含义是指利用互联网的特点,来除去原来行业里必不可少的经营“纬度”,让产品链化繁为简而倾向于直接面对用户,在降维的经营模式中,减少成本以建立优势,打击竞争对手。更有甚者,直接倡导所谓“产品一维论”,认为其他的纬度,诸如营销、渠道、物流、甚至制造这样的维度都可能被抹去,仅靠唯一的产品,只要足够好,就可以一招制胜。直接面对用户的产品(可以是软件、硬件或服务)才是用户的最终所求,也是用户唯一关心的“纬度”。
或许很多人对于“产品一维论”还有些疑惑,众筹模式(crowd funding)已经开始成为实践这一理论的先行者。2009年kickstarter众筹平台的出现让人们开始关注到这样一个新经济模式,好的产品,哪怕只是个想法就可以吸引到支持者。平台面对公众募集小额资金,帮助有创造力的人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资金,以实现他们的梦想。这一创造性的模式也随后被国内复制,2012年“点名时间”等一批网站推出后遭遇水土不服,一直不温不火。国内推崇“免费”经济,愿意为别人的创想出资埋单的并不多。直到这两年,国家大力推动“双创”,众筹模式被京东和淘宝这样的电商平台整合,变成产品推广和促销的一种新形式。也会看到龙域设计的一些产品,出现在这些众筹平台上,但严格意义上来讲,这些产品和众筹这种新模式本质上不是一回事。龙域2005年就自主开发了浴室取暖器和蓝牙系列产品,产品本身非常出色,不但获得了当年的IF奖,浴室取暖器还是当时市场上唯一一款定价在千元以上的高端机型。但由于缺乏销售和市场的经验无法为继而停产。淘宝在当时还没有成气候,众筹更为遥远。龙域一直没有放弃独立产品的研发,但在模式的选择上,会更倾向于像kickstarter这样真正意义上的众筹平台。
在未来的产业环境下,设计和创意将会成为价值参考的主要标准,进入“知识经济时代”。有人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将发展为知识价值论,认为除了劳动以外,知识对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增殖起着源泉作用。
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,设计的价值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。作为设计行业的从业者,也要必要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,转变角色,创造出主动设计的新模式,成为新兴产业的引导者。
为新而新,不是创新;比起着急上路,转换视角、转变思路更重要。只有思想和认识上的改变,创新才有了可能,也会更加有意义。
无论是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技术还是新模式,都代表着我们正在走向新的时代。每个个体都将拥有前所未有的力量,对此,我们一方面要乐观其成,勇敢开拓我们的世界;另一方面又要严思缜密,虔诚呵护我们的未来。
1903年林茨的一所以技术著称的中学班级里,有两名对后来的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学生,一个名叫路德维希·维特根斯坦,一个名叫阿道夫·希特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