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计是一场精心谋划的布局

杨文庆-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/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
龙域设计LOE DESIGN创始人
主研方向:工业设计、体验设计、设计战略与管理
Time :
07/21/2017
From :
LOE Design
“原创性是中国设计的制胜关键”
Day问:我们都知道龙域是偏重于工业设计的,工业设计和大众熟知的“设计”有什么不同?杨:工业设计其实是设计中比较难的部分,它既有设计的部分,也有技术的部分。你不可能把它们完全分开,这就需要个人的综合能力比较强,不能说你技术很强但对于美感一点认知都没有,也不能说只知道好看却不了解背后的材料和结构。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高度交叉的综合性学科。在国外很多设计师都是从内到外一体化设计的,包括工业设计、建筑和室内,这样的话整个系统性会更强,但在国内这几个专业分得非常清楚,反而会有局限。
 
Day问:所以国内现在的工业设计并不算很成熟,那有没有比较成熟的体系可以借鉴呢?
杨:我们在高端设计领域、研究型领域以及偏理论型的设计多数是跟着国外的趋势走的,比如说服务性设计、体验性设计和交互性设计等等。
有趣的是,很多东西流入国内以后会产生变化,譬如互联网在中国大举发展的时候,中国的人口红利让互联网的价值立刻爆发出来;交互设计的出现就像干柴碰到烈火,马上炒热了,而且热度是国外难以想象的。
很多东西在国外看来也很感兴趣,许多先锋的公司在尝试,但不会像中国这样影响之大速度之快。
 
Day问:那可以说在交互设计这个领域,我们有可能反超国外走在前列了?
杨:这是绝对有可能的。中国的工程师目前来说能力不弱,但在产品创新上还是有滞后;大多数产品都还在借鉴国外,像市面上很多成功的互联网产品都可以在国外找到原型。
但妙就妙在中国有人口红利,人多呀,有些模型在国外绝对点燃不起来,一拿到国内”啪”的就燎原了。其实中国设计师的技术和能力都和国际水平接近,加上我们了解自己的市场,在本土化上肯定更有优势,关键就在于原创性上是不是能够形成比较优秀的态势。
 
Day问:但为什么我们最后看到的优秀的交互还是比较少?
杨:我个人的感觉是,最后成品的好坏其实跟设计师本人没多大的关系,问题出在决策机制上面。哪些东西是可以做的?哪些东西是可以上市的?这两个问题在决策的层面上是有很大差异的。所以我们常常给出了十几二十个方案,但最后确定的总是你觉得不够好的那个方案
 
Day问:可以理解为这取决于客户的审美眼光或者理解水平是否到位吗?
杨:或者说取决于客户的意识形态吧,看敢不敢冒险。不是说冒险一定是好的,要看产品,它属于什么类别;还要看企业,它是由什么驱动的,比如利益驱动的企业其实就没必要冒险。
“策略至上,管理先行”

Day问:就您接触过的客户而言,您觉得国内和国外的客户有差别吗?差在哪里?杨:最重要的一点差别是清晰度。国外的企业交给你的要求,包括设计需求或调性,以及你最后要呈现的成品和形式,都是条理分明、思路清晰的,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。但是国内的企业相对来说就比较含糊。他们会给一些很笼统的要求,比如“高端的”时尚的“”有科技感“,但这会让设计师完全懵掉。设计师要么不会做,要么就是硬着头皮往下做,最后又返工,导致大量的沟通成本和反复成本产生。

Day问:原因是什么?
杨:原因比较复杂,大概是这么两大类:
第一,本土的企业对自己的定位是不明确的,他希望你给他一个清晰的定位,但他不会说出来(可能也没意识到)。这是我长期接触下来以后揣摩出的。
这之中其实隐藏着被企业和设计公司都忽略掉的一部分,就是策略。没有策略的话,客户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,只能通过你给他的东西慢慢梳理,慢慢鉴别他的企业需不需要,所以他老觉得你给的东西不好,又说不出原因在哪,只知道那不是他想要的。
第二,国内很多企业的负责人和决策人不是同一群人,也就是和你对接的人不一定有最终的决策权。我遇到的很多对接人都是素质很高的,很有品位也很有眼光,但他没有被授权,只能一层层往上报,但是最高层通常也决定不下来(管的东西太多);他就只好自己去揣测高层的意思,或者召集大家开个会,讨论讨论投个票。那么这样选出的方案一定是最安全但也最保守的。
从这两点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知道:首先,策略一定是指导设计的也就是要三思而后行,建立在思路清晰的基础上谈设计。
其次,设计是需要管理的。也就是要在设计中建立管理机制、决策机制和执行系统,不需要很多人,像国外那种小团队就好。他们几个人一个小团队,把控着从上到下的流程,也可以自己拍板做决定,专业度和效率都非常的高。这样会产生一个感觉,就是大家真的是齐心协力产出了一个很好的作品。
Day问:听起来,国外的客户比较像是伙伴,而国内的客户比较像评委?
杨:哈哈哈,说得很对。在国内,大家习惯了用甲方乙方去区分彼此,他们很难意识到:我们是同一个项目组的,有问题一起讨论、一起解决;他们的惯性思维是:这个东西我们不满意,我也说不出来哪里不好,你们是专业的,就要做到我满意为止。
我不喜欢这样,我喜欢双方是合作关系,而不是雇佣关系,所以我们现在很注重前端的甄别,如果发现客户有这样的倾向,那就尽量避免合作。
“设计是一场精心谋划的布局”

Day问:在您看来,甲方需要具备设计管理的能力吗?
杨:需要,但往往他们是毫无意识的。或者说甲方会把设计管理当作市场部门和研发部门,就是去关注现在市场上有什么动向,下一步会怎么变化,然后怎么把想法变现,这两个部门是研究这些的。
但设计管理在甲方来说其实更像智囊团,或者叫战略部门,主要职责是策划。前面提到过了嘛,策划指导设计,所有的研发方向定位和用户前期研究都应该在这个部门里完成。或者说他不一定要建立这个部门,可以外包给广告公司或者咨询公司,但负责人一定要有设计管理的意识。

Day问:这样交流下来,是不是其实对于设计管理,或者叫设计战略来说,重点根本不在于设计?
杨:设计这件事,我在讲课的时候就提起过,设计的中文名字很有意思。你把它拆开来想,它其实是“有意识的计划”。

Day问:您对设计的阐述和大家的理解都不太一样啊?
杨:每个人的想法其实都不太一样的,设计从来也没有被解释清楚过。在我看来它就是一个有意识的计划活动,对产品来说就是视觉化和物化的过程,叫做“大设计”。就像我们小时候经常会把总领导人称为设计师嘛,因为那是顶层设计的范围。
从这个意思出发呢,我们会发现设计自古就有。诸葛亮就是一个设计师,他用他的知识结构和逻辑思维去布局,设计的成功与否就看别人中计与否。
也就是说,别人按照你的逻辑走了,说明成功了,没按你的逻辑走,那就是不成功。设计不是设计工作完了就结束了,工作完了以后设计才开始;比如我设计了一个杯子是给人用的,如果人们不用,那这个设计就是半成品。

Day问:也就是说一定要有人参与才能体现出价值?
杨:这就是设计的意义啊。设计从作品变成产品,再变成商品流通,最后变成用品,这个“用品”才是对设计最重要的界定,而不是前面的过程。如果说消费者买了你的东西但不用,从商业角度来说你成功了,但从设计角度来说,你不成功。

Day问:您怎么看现在的设计教育?
杨:就设计这件事来说,在未来肯定会被重新定义的,它会变得更加广义,然后拥有更多的细分方向。但现在整个的体制,包括选拔学生的体系,会让学生根本不了解设计,这是行业初学者的痛点。
但是学生一定要有意识去了解事情的运作原理,了解产品研发的逻辑,而不是被表象迷惑住。随着在这一行的年限越来越长,学生可能会上升到更高的岗位,那就需要去学习一些企业战略结构,多元化地思考与呈现。